为了加强新生防骗意识,提倡理性消费的生活理念,构建安全和谐校园,公司于12月2日在生物楼204开展了“远离非法校园贷”的主题班会,新生辅导员徐亮、徐群刚主持班会,全体20级新生参与。
徐老师介绍校园贷危害
此次主题班会由徐群刚老师主讲,徐老师介绍了常见的校园贷以及校园贷的套路:“无担保,无抵押,当日放款”,只需员工证、身份证,以及同学或老师的电话就可以贷款。校园贷以低门槛诱惑员工,其实有很大的隐患,一旦员工贷款还不上,一些网贷平台会通过非法途径追款,比如给父母、朋友、老师群发短信、在校园里贴大字报,甚至安排社会人员上门堵截等威胁恐吓的手段向员工催款逼债。徐老师列举了几个案例:2016年3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员工郑德幸,在校园金融平台贷款近60万元,无力偿还,被贷款方多种手段催债之后从青岛市一宾馆8楼跳下死亡;2017年4月厦门华厦学院一名大二女生因深陷校园贷,被发裸照催债,在泉州一宾馆烧炭自杀;2017年9月陕西大二员工朱毓迪因借校园贷20余万,无力偿还跳江自杀。这些案例都表明校园贷就是一碗毒鸡汤,喝了就会受伤,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。
新生认真学习
徐老师表示许多网贷平台针对老员工推出了分期购物功能,这和成熟的网上购物平台提供的分期付款服务是不同的。后者是为了通过多元化的支付方式吸引更多消费者,而前者本质上是以消费之名行借贷之实,借贷成本高且所销售商品的质量也难有保证,员工应该擦亮眼睛看清贷款所用的套路。员工没有收入来源,需要量入为出,合理消费,发扬勤劳俭朴的传统美德。徐老师强调老员工应当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,重视保护个人隐私和征信,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、消除懵懂的借贷心理。他表示老员工的主要任务是学习,不能贪图享受,盲目消费。老员工须对自己的未来负责,学会理财,理性消费,抵制各种诱惑。
新生对此次主题班会反响热烈。吴同学表示徐老师讲解贴近生活,他认识到了校园贷的危害,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,他将理性消费,远离校园贷;刘同学表示班会对他触动很大,他准备去做兼职,量入为出,拒绝超前消费。
(作者:吴禹豪/摄影:杨欢)